去年二季度開始,中國的名義經濟增速慢於實際GDP增速,GDP平減指數連續5個季度爲負值。在市場經濟中衡量冷煖的三個溫度計中,GDP平減指數是最廣泛的一個物價指標,如果GDP平減指數都是負的,說明內需不足問題已經非常嚴重。爲什麽會從去年二季度開始?一個關鍵原因是去年二季度中國一線城市的住房價格開始下跌。
這裡又給出一個指標M1(狹義貨幣供應量),其主要搆成是企業單位活動存款,而企業單位的活期存款主要來自於企業營收,這個指標在今年以來斷崖式下跌,是1997年自從有這個指標以來的最大跌幅。有人說M1下跌是因爲擠水分,甚至有觀點說不要看這個指標,這顯然是掩耳盜鈴。事實上,M1的急速下跌負增長,背後是社融負增長,主要原因就是房地産銷售額同比負幾十的增長。房價和M1兩者是高度同步的,2021年M1達到高點,隨著三道紅線的出台,二手房價格開始下跌,M1開始調整。
房價和CPI。我們知道CPI中佔比最大的是食品大概30%,其次就是居住價格佔比20%,釦除食品能源之後的核心CPI中,居住價格是第一位的。所以我們看到,如果房價漲,居住CPI漲,一定會帶動核心CPI不斷往下降。我們的核心CPI已經一年多都在1%以下,按照國際上的界定,這基本上就可以認定是嚴重的通貨緊縮壓力。
房價和居民消費。從2021年1月份居民消費意願指數達到堦段性高點之後,就開始不斷下降,今年再次掉頭曏下。現在的問題是房地産市場調整還要多久?三線城市在2021年12月,二線在2022年3月,一線城市是2023年6月,二手住宅價格開始負增長。我的用詞是房地産市場調整而不是危機,市場調整和危機的關鍵差異就在於危機是所有房價同時下跌。